《大學》
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新民,在止於至善。
【註】:學做聖人,首先,要找到自己活潑潑的生命,進而幫助他人也找 到他自己活潑潑的生命,最終要讓全天下的每一個人都能找到他 們自己活潑潑的生命。
知止而后有定。定而后能靜,靜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 。
【註】:知道了學作聖人的最終目的在於讓天下每一個人都能找到他們自 己的活潑潑的生命,這樣,學習才有目標。有了目標,才有方向 ;有方向,就不會妄動;不會妄動,就能沉穩;能沉穩,就能思 考精詳;也唯有精詳的思考,才能完成目標。
物有本末,事有始終,知所先后,則近道矣。
【註】:事物的發展有本末、有終始,能掌握本末先後,這就對了。
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,先治其國;
【註】:古代那些為了要讓天下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活潑潑的生命的人 ,都先讓他自己國家的人民都找到他們自己活潑潑的生命。
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;欲齊其家者,先修其身。
【註】:要做到讓自己國家的人民都能找到自己活潑潑的生命,就要先讓 自己家庭成員都找到自己活潑潑的生命;要讓自己家庭成員都能 找到自己活潑潑的生命,就要先讓自己找到自己活潑潑的生命。
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;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
【註】:要找到自己活潑潑的生命,就先要將自己的心鎮定下來;要將自己的心鎮定下來,就要先讓自己能清清楚楚地明辨善惡是非;要清清楚楚地明辨善惡是非,就要先知道善惡是非的標準;要知道善惡是非的標準,就要先接受聖人的教化;要知道善惡是非的標準的獲知,是來自聖人的教化。
物格而后知致,知致而后意誠,意誠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;
【註】:得到聖人的教化,就能獲致善惡是非的標準知識;獲得了善惡是非的標準知識,就能夠清清楚楚地明辨什麼是善惡是非;能夠清清楚楚地明辨什麼是善惡是非,那麼我的心就能鎮定而不動搖;心鎮定不動搖了,才能夠找到自己活潑潑的生命。
身修而后家齊,家齊而后國治,國治而后天下平。
【註】:自己掌握了自己活潑潑的生命,才好讓自己的家庭成員也能夠掌握到他們自己的活潑潑的生命;自己家庭成員都掌握到了他們 自己活潑潑的生命,才好向自己的國家的人民推廣,好讓全國每一個人都能夠掌握到他們自己活潑潑的生命;自己國家的人民都掌握到了他們自己活潑潑的生命了,就可以向全天下推廣,好讓全世界每一個人也都能掌握到他們自己的活潑潑的生命。
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一修身為本。其本亂而末治者,否矣!其 所厚者薄,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
【註】:從天子,到一般平民百姓,都要以自己能掌握自己活潑潑的生命為根本。如一棵樹,根爛掉了,枝葉還能活嗎?該重視的,不重視;可以不重視的,卻看得比什麼都重要,天下沒有這般道理!要知道,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五常之德,是建立在活潑的生命上,沒有生命,也就談不上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 了。
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合稱為四書,由南宋朱熹作成《四書集注》 此後六經而一變為四書,成為宋儒之新經學。
《大學》,就是博大的學問,而大學之道包括了『明明德、親民、止於至善』三大綱領,『止、定、靜、安、慮、得』六個修養程序,以及『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』八個實踐條目。從內在的德智
的修養,到外發的建立功業,將一切做人的道理,闡發得詳明透徹。大學就是熔儒家道德哲學與政治哲學於一爐的博大學問。
《大學》簡介
‧分為經一章,傳十章。經是曾子作,傳乃曾子弟子作。
‧八條目: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
‧三綱:明明德、親民、止於至善
‧六步驟:止、定、靜、安、慮、得。
《中庸》,是中國最精微而實際的人生哲學。所謂『中』,就是『不偏不倚、無過不及之名』的意思。所謂『庸』,就是『用中為常道也,天下之定理』的意思。中庸,就是中用的常道。以『性、道、教』為總綱,以
『致中和』為行為實踐的最高準則,以『誠』為內發的原動力,以期臻達天人合一的境界,成己成物的人生終極目標。
《中庸》簡介
‧作者:相傳孔子之孫子思所作。
‧講儒家的人生哲學:性、情、中和、忠恕、智、仁、 勇、誠。
‧與大學本為禮記中之一篇。
‧共三十三章,孔門傳授之心法。
‧中庸之道是支配中華民族數千年主要的思想。學
‧「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辨、篤行」張群以為養慧之法。
《論語》,是一部眾美兼陳的儒學寶典。有聖人傳道行教、講義論道的警語,也有與弟子們及當世學者問學論道的應答。無論是道德修養、行為規範、政治教化、立身處世都包容在內,涵蓋的層面,極為廣闊。用語的精簡明達,
說理深中肯綮。可以說,儒家學術思想的體用,都全部融在這部書中。在中國古代,這是一部人人必讀的書。
《論語》簡介
‧作者: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。
‧語錄體之祖。
‧孔子學說的代表文獻。
‧秦火後漢有今文魯論、齊論與古文古論。
‧其主旨以仁為中心。
‧今本論語乃張侯論共二十篇,分上下論各十,起於學而,終於堯曰,計五百零八章。
《孟子》,倡仁義,法先王,拒斥楊墨,尊王賤霸。有時候,用雄渾嚴正的語氣,闡揚聖道的精義;有時候,用幽默輕鬆的筆調,諷刺時政的缺失。隨事點化,妙趣橫生。特別是性善的學說,宣達了道德的本原:民為貴的思想,
點明了為政的重心。儘管在專制時代,不為君王所喜,然而,在唐宋以後,卻光芒四射地矗立學壇,受萬人禮遵。這是一部闡釋聖、發揚儒學的寶典。
《孟子》簡介
‧作者:孟子弟子筆記,孟子潤飾而成.
‧孟子七篇,分上下,計十四卷。
‧學說要旨:性善、尊王賤霸、貴民輕君,先富後教、重仁義輕功利、距楊墨放淫辭。
留言列表